2017年12月15日8:30,“巴石村精准扶贫座谈会”在东七楼513顺利举行。华中科技大学驻巴石村工作队队长叶智、田德生、社会学院王茂福教授、陈文超等老师以及来自巴石村居委会的10多位党员同志参加了本次座谈会。座谈会由王茂福教授主持
陈文超老师首先就“扶贫中的不平衡效应”汇报了他的研究成果和心得。他在调研中发现,精准扶贫确实给农户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改变了过去“下雨一身泥,晴天一身灰”的情况。但在精准扶贫推进过程中也产生了新问题,即农村的分层结构发生了改变。陈文超老师指出,村庄原本的三类群体结构在项目资源分配作用下转变为两类群体结构,且这两个群体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他认为,在扶贫实践中要重视这两个群体的差异问题,发动先富帮后富以缩小群体差异促进公平。
王茂福教授着重关注了“精神扶贫”和思想改变在扶贫中的地位。他研究发现,目前的扶贫主要落实在物质扶贫之上,以解决物质上的穷为目标,鲜有人关注贫困人群的思想观念。王教授认为,除了传统上的因病、因祸、因学等原因致贫外,思想观念上存在不足也是导致贫困的重要因素。他认为,扶贫不是让贫困者一时有钱用,而是改变长期贫困的状况,防范“返贫”现象反复出现。因此在扶贫过程中,除了解决物质上的贫困,还需要关注和了解贫困者的思想和观念,从思想根源上促进扶贫解困。王茂福教授表示:“输送物资不是长久之计,要让贫困者内在强壮,自己能造血。”
叶智队长根据自己的一线工作经验认为,精神帮扶在扶贫工作的确很重要,物质上的扶贫是能够很快见效的,而精神上的扶贫需要长期潜移默化地影响。他表示,有理论指导的扶贫工作比空喊口号更能见效,因此要将学术研究的理论成果运用于具体实践之中,而巴石村就是那块试验田。
孝昌县县委组织部栗副部长,是驻王店镇精准扶贫工作队长。他结合扶贫工作经验,表示不光要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进行扶贫,还需要完善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对于因病致贫、因祸致贫这类突发性致贫情况,国家宏观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尤为突出。此外他还指出,目前的扶贫工作存在的很多问题是由于精准识别这一基础性工作本身存在问题而导致的,识别问题不解决,就导致了基层扶贫工作中的一系列矛盾和不平衡问题。
据叶智队长介绍,巴石村已经正式挂牌成立了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减贫与发展评估中心研究基地”,相信这一基地的建立将促进扶贫理论研究和扶贫实践更好地结合,以理论指导实践,促进精准扶贫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