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证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进行研究的基本能力,社会学院郑丹丹老师的研究生《社会研究方法》课程一直在尝试、落实互动式案例教学方式。本学期该课程的具体做法包括:
1.围绕精选案例进行教学。在课程教学中积极带领学生围绕精心选择的少数案例进行各个方面的深入剖析,包括郑丹丹自己的最新研究,揭示背后生动真实的研究过程,包括各种疑难问题的思考过程和解决方案,对学生有较好的启发作用。
2.知名学者进课堂。2017年10月31日下午,邀请知名青年学者狄金华老师进课堂,选择狄金华三年来发表的几篇颇有影响力的论文,针对综述型研究、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三种文类进行了深入交流,使学生可以看到成熟学者的研究过程,激发研究兴趣。
3. 优秀学生发挥榜样作用。本学期课程于10月17日和11月7日分别邀请了两位高年级同学曾福星和张应阳进课堂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这种做法除了贯彻案例教学的思路,针对具体的研究解析实际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学术信心。
4.学生参与常态化。学生参与到课程之中,无疑是消化课堂知识、弥补课程讲授缺漏的重要途径。为此,课程延续2015年的做法,于2017年11月7日进行了小型“模拟开题”活动,让学生点评学生的开题报告,在这一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临场应变能力,更是对学生参与常态化的一次积极探索。
在以上所有的做法背后,是郑丹丹老师一直紧紧围绕各类交流活动进行的针对性极强的点评和讲解。这种讲解使得各项教学尝试不流于形式,能够真正保障课程的教学质量。
知名青年学者狄金华老师在进行课堂交流
杨秋艳同学在模拟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