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17日,社会学院东七楼501教室成功举行了第四十二期“喻晨学术沙龙”活动。此次沙龙的主讲人是2016级社会保障专业硕士研究生刘淑清和2016级社会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杨雪雪,特邀社会学院刘成斌老师和陈文超老师担任点评嘉宾。活动由2016级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翟佩丽主持。
活动开场,主持人表达了对指导老师和同学们的问候和感谢。在对点评老师和主讲人简要介绍后,沙龙交流正式开始。第一位主讲人是刘淑清,她的主讲题目是《谁在享受低保?——社区参与对城市困难家庭低保获得的影响研究》。主讲人首先对问题提出部分进行了讲解。这篇文章基于2016年“中国困难家庭社会政策支持系统建设”项目家庭入户调查(城市版)的数据,描述了享受城市低保群体的人口、社会经济以及社会参与方面的特征,探索社区参与在城市低保分配中所起的作用,并解释其背后的行为逻辑。
随后,活动进入了热烈的讨论环节。2015级社会保障专业硕士生高翔提出作者对于低保户的划分存在模糊的成分,比较生硬,且可信性不强,所以建议还是要找一些依据来支撑。另外,要把公共事务参与变量设为两个选项会比较好。整体来说文章的逻辑性还有待提高。2016级社会学专业硕士张应阳同学也对文章的结构框架和数据的显著度方面存在一些质疑。接下来,两位老师也对文章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刘成斌老师首先肯定了文章的选题比较接近社会现实和社会热点问题。另外,刘老师也提出了几点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比如用一种社会逻辑和社会思维去研究社会保障的问题;应该以更多的数据和样本来支撑结论等等。陈文超老师首先提出了现存学术界有些对于城市社区低保户的表述存在一些问题,也阐述了低保和脱贫的关系。另外,陈老师提出文章文献不够聚焦,文章路径要一致,即站在一个角度、一个立场上来阐述等。
接下来,第二位主讲人杨雪雪同学分享了她的文章,她的文章题目是《新农保、土地价值意识与农民土地退出意愿》。主讲人从文章的四个部分进行讲解,该文章是基于理论假设模型,将农民土地价值意识作为新农保影响土地退出意愿的中间变量,通过对河南省11市24个农村社区调查数据的回归分析,旨在更加深入地探究新农保影响农民土地退出意愿的作用机制。陈文超老师首先肯定了文章的摘要写的很好,结构相对完整。其次,陈老师提出需要强调调查时间、调查对象、调查方法等等。接下来,刘成斌老师首先提出了文章的研究方法还需要更加完善,即数据和模型要更科学才能说明问题。第二,变量的测量层次上路径分析也是有严格要求的。第三,新农保的额度、缴费梯度和缴纳养老保险的时间都是有关系的。所以,在做测量时一定要做好分类。
两位老师对两篇文章的精彩点评使大家深受启发,并获得了热烈的掌声。主持人对老师和同学们再次表示感谢,同时也对下学期的学术沙龙表示期待。至此,本学期“喻晨学术沙龙”活动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