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18日上午,社会学院第二十七期“喻晨学术沙龙”活动成功举办。此次沙龙活动由2013级社会学专业博士生郑进主讲,特邀社会学院鄢庆丰老师作为点评嘉宾,十余名硕博士生参与了此次活动。
本次沙龙主讲的题目是《再造“工人”:工人阶级的形成与延续》,郑进结合自身的经历及参考相关文献之后,指出工人阶级的形成与发展不仅体现在意识形态的话语之中,其形成本身即为一个复杂之事件。本研究定位于后社会主义国家“工人阶级再形成”这一关键性命题的思考并努力做出延展之尝试。“阶级再形成”在学术界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共识,但由于我国工人阶级的形成与其他国家工人阶级的形成相比受到更强政治力量和意识形态及其变迁的影响,因此工人如何变成为工人阶级、工人自己生成何种阶级意识、工人阶级形成之后以何种逻辑延续、不在生产线上的工人阶级又以何种状态延续等问题都值得进一步作出追问和研究。并得出以下四点结论:1.建国初工人阶级的形成是国家简单化管理思路下的复杂实践,主要表现为政治阶级的形成;2.单位人的意识形成于改革初期,作为普通地方国有企业的工人在前一时期具有极强的边缘感;3.走向市场的过程中工人的阶级意识逐渐兴起,企业自身生产管理体制改革的负面经历和市场之中的遭遇成为阶级意识形成的重要动力;4.工人阶级并未消解,而是走向了“历史公民”的存在形态,处于阶级身份与公民身份的链条之间。
针对郑进博士的汇报,现场展开了讨论,讨论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从题目上讲“再造工人”这个词语到底想表达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是研究身份还是研究阶级存在,这就需要进一步的确定和指出,另外,再造的机制也没有说清楚;二是概念界定应该相对清晰一些,比如工人阶级的概念内涵是什么;三是身份和阶级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贯穿全文是需要进一步理清的思路。
郑进博士对相关问题进行回应之后,进入精彩的点评环节。点评嘉宾鄢老师首先对郑进的开题报告表示了肯定,指出这个文章的选题具有一定的历史视野,但也存在以下问题值得改进:一是题目中工人阶级这个词语的使用值得商榷。二是应该清楚阶级本质是什么,对阶级本身内涵的认识直接影响到后面问题的基本意识。三是建议把有关阶级的文献梳理之后,可以发现对中国的国情而言,尤其是在农村,生活意识和身份关联是农村社会中很重要的内容。那么,就应该把中国人的生活意识、身份意识、阶级关联这几个内容之间的关系弄清楚。四是由于具体文献没有梳理清楚,所以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时候出现了一定的问题。五是对中国的身份认同及相关概念并没有用一个鲜明的学术观点提炼出来。最后,鄢老师建议最好还是描述工人阶级形成发展中的某个部分,这样的话会把经验与理论可以有机结合,也便于机制的总结。
最后,所有参加此次沙龙的师生一起合影留念,此次喻晨沙龙活动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