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网站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社会学系第十三期“喻晨学术沙龙”顺利举行

来源: 时间:2015-06-15 点击量:

2015年6月14日上午,社会学系第十三期“喻晨学术沙龙”顺利举行。刘成斌老师作为特邀点评老师出席了本次活动。汇报人郑进首先从自己的调查经历入手,对《阶级利益经历与转型时期工人的阶级意识生成》文章的构思过程进行介绍。然后以湖南省X市的一家破产的国有化工企业的发展历程,以及这一过程中工人的利益获得与失去经历出发,对工人阶级意识形态生成的特点进行汇报。
汇报结束后,同学们和刘老师围绕郑进的文章提出一些问题和建议:
2013级博士刘丹肯定了论文的选题,并提出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关键词“阶级利益经历”与“阶级意识”都缺乏有效的界定,因此导致文章的主题不够明确,文章写作过程显得有点冗杂;第二,文章意欲探讨阶级意识的生成机制,但论文中并没有明确的提出机制是什么;第三访谈对象的情况缺乏有效的介绍。
2013级博士罗艳认为文章存在两个比较凸显的问题,一是题目过大,两个关键词没有解释清楚;二是文章读起来很吃力,文字功底欠缺。
2013级博士王勇认为文章存在以下问题:第一,调查方法没有介绍;第二,阶级意识这个关键词缺乏有效的界定;第三,转型之前是否存在阶级意识,是不是应该做一下交代;第四,文章提到国家与市场的逻辑,但文中没有写明白这两个逻辑具体如何起作用。
2014级硕士卫文凯认为文章中的身份认同、阶级认同、单位认同之间的关系与区别需要做出解释和说明。
2014级硕士江畅提出文章的重点到底在阶级利益经历还是阶级意识的生成,对此文中没有表达清楚,对阶级意识的变迁过程论述不足。
2014级博士马媛回应江畅的问题,认为文章并没有去讨论阶级意识在不同阶段的发展过程,因此不需要去介绍这一问题。
同学们讨论之后,刘成斌老师基于这篇文章,从概念与问题意识、分析思路与研究逻辑、书写策略三个方面,为学生如何撰写文章提出非常宝贵的指导意见:
1、概念与问题意识。刘老师指出一个研究的问题意识是什么,到底研究什么,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对于一个研究的成败好坏也起到了一半以上的作用。一个不好的选题,即使分析能力和文字把握能力出众,也很难做出一个好的研究。学术概念在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中有什么根本区别呢?刘老师认为在博士论文中,学术概念必须是一个分析工具,而不单单是一个描述性的工具,还可作为研究、分析框架。刘老师举例介绍了李猛老师的“自然法”、刘世定老师的“占有”等文章写作中,关键概念如何界定和作为分析框架来展开研究的。落实到郑进的文章,则表现在阶级利益与阶级意识这两个概念的使用之上。第一,阶级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区分。阶级利益是从群体意义上讲的,必须找到个人的利益与阶级的利益的边界;第二,阶级意识也应该进行详细的操作,找到其边界,建议将阶级意识的内涵界定为生存逻辑或饭碗逻辑,其外延为认同、身望比较等,并在写作中结合案例具体对他们进行说明和阐释。
2、分析思路与研究逻辑。刘老师指出文章中论述的利益经历与阶级意识关系,在物质决定论和地位参照论(相对剥夺论)上纠缠不清,并举出了实例。文章如果单从物质决定论入手进行解释,有很多问题是解释不清的。刘老师以“诉苦”来进行解释说明,认为一定要找出物质决定论之外,社会力量层面在这个过程所起的作用,在利益转移背后还有哪些力量和建构技术起了关键的作用。
3、书写策略。关于书写策略,刘老师认为需要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处理宏观与微观的关系,刘老师建议走归纳路线而不是演绎路线。在文本中将阶级意识这一个宏观问题进行操作化,以此于利益经历这一个微观问题进行对接,从微观工人的生命史入手,从工人个人的历程中的细节来折射国家的宏观变迁。二是事件与制度的关系。刘老师提出作为研究者,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研究立场,对于学术问题进行研究中一定要对于主流话语有一个坚定的立场。改革开放这一事业是国家从兼顾效率和公平两个维度出发的,其价值和意义所在之处,宜将阶级意识定位于人民内部利益协调问题。可以将阶级意识的生产过程摆出来,将意识的生成作为舞台剧来书写,理解它的生产过程,这是我们学者研究工人阶级意识的责任,也是学者的本分。
刘丹和郑进感谢刘成斌老师的辛勤付出与指导,感谢同学们的积极参加。如果有同学对郑进所关注和研究的问题感兴趣,也欢迎私下与他进行讨论交流。
  • 微信二维码

地址:中国·湖北省·武汉市珞喻路1037号 华中科技大学东七楼社会学院 
邮编:430074 | 电话:027-87543152  传真:027-87543152
投稿邮箱:hust_soci@163.com
Copyright 2015 ◎ 华中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