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5日下午,中山大学周大鸣教授做客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开展了“流动的城市——中国城市的‘转型’”的主题讲座。社会学系相关师生参加了该次讲座。
周大鸣教授指出中国正处于地域性城市向移民性城市转型时期,他用了一组数据说明:大规模的人口流动迁移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最显著的人口现象。中国的“移民时期”已经来临。
周大鸣教授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主题:
一、传统的“地域性社会”
1、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提倡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搬迁。 2、中国地大物博,不同地区的历史文化背景形成不同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人们习惯的以地域划分文化类型,如:中原文化、岭南文化、江南文化等等。 3、对于中国明清以来的社会、各学科都侧重于从“地域社会”的概念进行研究。如:人类学中的地域研究:历史人类学与华南学派对于中国传统地域社会的研究等等。 讲到这里,周大鸣教授认为要提醒中国学者要了解地域社会的重要性:由于有这种地域性的差异,不能用一个模型来研究中国社会。
二、地域社会之上形成地域城市
地域城市特征:居民以周边农村迁入城市为主、以某种方言为主体、某行政区划分为中心、户籍严格限制迁移。
1950年代以后,一系列城乡二元制度的设立,使新中国的城乡进入了一个在经济联系、治理体系、社会结构和文化价值观方面等方面对立、隔阂的阶段。城乡二元制度将城和乡分隔,在意识形态上强化了城乡二元等级序列,并伴随着城市工业产业体系的构建、计划经济体制的实施、人民公社和单位制的形成,工业化非但没有带来城乡之间的大规模人口迁移,而且城乡之间基于市场而形成的间接的、节点式的联系也被打破,最终使城乡之间形成了社会结构上的二元。尽管全国推广普通话,构建统一的国家文化,但方言和地域文化差异仍很大,中小城市几乎全部变成了典型的地域性城市。
三、城市化与人口流动
人口大规模流动是城市化过程中的必然现象,居民在较多就业机会、良好生活照预期、先进城市文明等因素的引导下,会“用脚投票”,在不同区域、不同产业、城乡之间大规模流动,从而促使国家由传统的农业社会走向现代城市社会,完成一个国家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目前,我国已进入城市化快速增长时期,人口流动日益频繁。周大鸣教授通过自己在中国一些地区和村落的具体事例来说明深圳、东莞等东部沿海城市如何从地域性城市向移民性城市的转变。
四、中国城市:从“地域型”向“移民型”转变
由于各大城市流动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数量的份额越来越重,中国的城市的特征已经从相对封闭的“地域型涉及”开始了更为多元开放的“移民型社会”的转变。
五、改革开放以来移民城市的发展
乡土中国基础上而形成的地域城市格局在改革开放以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引起这种变化最主要的动力来自于以城市为中心的人口迁移。我国的人口迁移显示出主要由西向东流动,流出地分布相对散,流入地分布十分集中,中、西部地区的流出人口主要集中流入东部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都市圈的基本规律。 周大鸣教授指出,人口迁移的浪潮还影响到了偏远的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根据国家主体功能战略实施,以及中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人口流向由东南沿海单向集中向多向集中转变,中西部劳务输出大省出现回流,省内迁移成为我国人口流动的主流。 城市,不管地处东中西部、或是规模大小,都正在成为人口迁移的中心。
巨大的人口流动潮流,在三大都市圈内塑造了一批移民城市,其进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作为中国传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地域城市的移民化。二是出现了一批以移民为主体的区域性新城市。三是三大城市圈的小城镇和乡村地区也逐渐变成了移民的聚集地。
六、现代中国的“移民城市”
1、如今的城市流动人口,已不再单纯是由周边农村流向城市。城市移民的来源和组成更加丰富和多元化。2、城市新移民:蚁族、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白领。3、移民的多元化导致城市在转型期遇到多种问题:流动人口的社会管理问题、医疗、教育、养老问题。4、这些问题已经引起了高度重视,相关的学术研究,扶助政策等已经层出不穷。5、多元和差异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在移民城市中各种文化和生活方式的融合随处可见。6、在表层文化事项融合的现象背后,我们又不难看到各种差异的存在。城乡的差异、族群和种族的差异。7、各类族群和民族聚集的出现:如北京的新疆村、成都武侯祠的藏族聚居区、穆斯林群众开的拉面馆等。
七、从“文化转型”的角度看“城市转型”
1、多元文化冲击下的“移民型城市”:外来者携带着来源地的文化进入城市,在“输入”所在城市文化的同时也“输出”着来源地的文化。2、移民型城市里不断的上演着大量的文化融合,文化传播的现象,中国城市的“地域型”向“移民型”的转型在实际上是一个文化转型的过程。3、中国社会的城市转型是是地域文化走向多元文化的转型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伴随着一系列的文化不适应现场。
八、转型期的“文化不适应”
1、地域歧视:这一点是非常明显的由地域型城市向移民型城市转变所引发的文化不适应现象。由于被一直以来相对封闭的地域文化主导,人们对不同地域的文化产生“定势思维”和偏见,当文化间产生碰撞时,移民“输入”城市所属的优势文化容易对“输出”地的文化产生歧视。继而将这种歧视转移到特定的群体和个人上。2、传统道德伦理的弱化:当原本封闭的地域文化圈被外来移民所打开之后,地方社会长期积淀的行之有效的道德法则被扰乱,多元文化的进入一方面丰富着地域文化,另一方面也削弱着传统的道德伦理,当今城市中常见的“拜金主义”、“传销”等就是这一方面的表现,移民输入较多的大城市的外来人口犯罪问题也是表现之一。3、复杂的人际关系:在现代的移民城市,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种族、信仰群体的人们以各种方式出现在个人的身边,曾经以为在自身交际圈子之外的人出现在社交网络之中。当今社会让多种类型的“圈外”人出现在人际交往体系之内,习惯以差序格局构建自身社交体系的中国人应当怎样去看待这些与自己大不相同复杂的,象征着多元文化载体的他者?4、族群关系的复杂性。多元族群在文化适应中可能会出现整合(integration)、同化(assimilation)、分离(separation)或是边缘化(marginalization) 的状态。当主流群体的态度和非主流群体成员的文化适应策略取向较为一致时,族群关系趋于和谐和有秩序,而当处于不一致的情况时,族群关系则趋于区隔、边缘化,甚至是冲突。5、从单一“地域文化”到多元“移民文化”转型:如何建构一种在多元性基础上形成的城市文化。表现在:一是城市多元文化的容纳性。二是城市多元文化的整合性。三是城市多元文化主体的利益分享性。
九、结语:流动的城市
周大鸣教授指出,“流动”这个词即表示城市人口的流动,也表示着中国城市从“地域型”向“移民型”的转变过程远远没有结束,处于一种“流动”的状态。 从地域型城市向移民城市的转变,是一个巨变,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期间伴随着无数不足以外人道的喜怒哀乐,有输出地人们的汗水和辛劳,也有输入地居民的无奈。人们在享受着多元文化带来的丰富和开放的同时,也要承担传统文化、地域文化削弱的后果。 社会融合是流动的城市和谐发展的核心,包括经济融合和结构融合两个方面。其中结构融合是关键和难点,表现为跨越群体边界,消除与本地居民群体之间的偏见和歧视,实现身份认同的接近与文化习俗的相互包容。 社会融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牵涉到宏观政策制度和微观日常生活两个层面的问题。中国早期的移民大多流而不迁,移民社会融合的过程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