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17日上午,由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举办的第七届中国青年社会学者论坛国际会议线上召开。此次国际会议包括开幕式、社会分层与流动、家庭与社会、人口与健康、风险治理、闭幕式六大板块。来自美国密歇根大学、阿克伦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厦门大学、中南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山东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及华中科技大学等多所高校的100多位学者参与了本会交流。
一、开幕式主旨演讲
会议开幕式环节邀请了中国社会学会会长陈光金研究员做了题为《中国特色现代化视野的乡村振兴》的研究报告。陈老师指出要在全面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巨大的人口规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等现代化内涵积极稳妥地推进新时代乡村振兴建设,以全面实现中国2035年中长期远景发展目标。
来自密歇根大学的Brad Zebrack教授是位拥有学科交叉背景的学者,他同时拥有医学社会学博士、社会工作专业博士、社区健康教育专家等专业背景。他发表了“Oncology: A transdisciplinary approach to psychosocial research and care”的报告,认为多样化的视角对提升知识和将结果转化为现实解决方案至关重要。因此,他主张应该采用社会心理学和护理学等跨学科的方法来进行研究,具体来说就是要从卫生系统、社区系统、家庭系统、自然资源系统等多角度来研究普遍存在的肿瘤问题。
吉林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吉林大学原常务副校长,中国社会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邴正教授发表了题为《新战略格局下社会建设的新使命》报告,他根据新时代的安全发展理论认为中国的社会发展必须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控制而不是扩大社会差距的共同富裕发展观、坚持防范各种社会风险、坚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社会发展并着重阐述了中国社会建设的具体任务和使命。
二、“社会分层与流动”单元
分论坛第一单元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编审,《青年研究》编辑部主任张芝梅老师主持,有六位学者进行发言。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方长春教授的发言题目为《作为“机会结构”的房地产市场与住房利益分化》。研究从理论和现实的角度提出机会结构对社会分层和利益分化的影响这一研究问题,并从空间和时间的角度对研究的逻辑推演进行了详细论证,经验分析表明,根植于房地产市场的“机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社会财富的再分配,成为人们参与分享城市发展红利的“结构场景”。规范调节由房地产市场所形塑的“机会机构”及由其导致的利益差异,促进人们均等参与分享城市发展红利,是合理化利益分化机制、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中南大学社会学系董海军教授的发言题目为《环境质量、地方政府信任与居民的社会公平感》。该研究利用CSS2019数据,分析居民所处的环境质量对其社会公平感的影响及其内在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环境质量通过地方政府信任的中介作用影响居民的社会公平感,并且地方政府的环境治理水平正向调节了环境质量对居民的地方政府信任的影响和环境质量对居民社会公平感的影响。研究结果阐明了环境质量对居民社会公平感影响的路径,地方政府应当提高环境治理水平,加强环境治理能力建设,改善环境质量,增强居民对地方政府的信任,提升居民的社会公平感以保障社会和谐与稳定。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的王彦蓉副教授的发言题目为《新时代中国社会职业地位的测量与分层》。研究使用2010-2019年CGSS、CLDS、CSS混合横截面数据,采用对数线性和对数乘积关联模型计算中国社会经济地位指数(CSEI);采用受访者驱动抽样方法,对全国范围内大学生群体的调查数据计算新兴职业声望得分,为深刻认识中国职业结构提供一个有效的工具。结果表明,职业地位可以分为五大社会经济地位等级群体,职业结构总体呈现均衡发展态势。本文构建中国社会经济地位指数的模型及方法,可以推广并运用到其他国家和地区本土指数的构建,促进全球化背景下不同国家和地区社会职业结构变迁的对比研究。
华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阳老师的发言题目为《政治个体化:青年群体政治参与行为的失范风险及其治理》。研究从青年群体现实政治参与消极而网络政治参与积极的行为悖论提出研究问题,研究发现人大代表换届选举的工作过程折射出部分青年群体的政治个体化趋势,青年群体在政治参与中更加重视个体的现实体验,会通过个性化行动反抗过强的组织控制并演化为戏剧性的公共生活以消解现实政治活动的严肃性。人大代表选举既是行使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也是培育公民政治参与意识的机会,进一步促进日常政治活动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激发青年群体参与现实政治生活的热情,对于推动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重要意义。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的博士研究生张晏郡的发言题目为《从客观结构到社会感知:民众阶层认同及其形塑的变迁(2011-2019)》。该研究探讨了中国民众阶层认同及其影响因素的历时性变迁。研究发现,阶层认同的变迁方向呈现出“螺旋式”上升趋势,而非“线性”上升趋势;阶层认同影响因素的变迁过程具有明显的“渐变性”特征,而非“革命性”变化;阶层认同及其影响因素的变迁过程表明在中国情境中构建阶层认同的“动力源”具有明显的“文化滞后性”。这是我国民众对其自身阶层地位从属的认知和判断产生偏差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标志着我国社会认知逐渐步入后现代转型时期。
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助理教授相楠老师的发言题目为《高中阶段的职普分流与学生在教育成就上的社会经济不平等:一项基于台湾教育追踪调查的研究》。研究采用OLS多元回归模型及Sobel-Goodman中介检验对台湾教育追踪调查(TEPS)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职业教育分流会加强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对台湾学生在教育成就上的影响、加深学生在学业成就上的社会经济不平等。此外,与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相比,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对接受普通教育学生的学业表现有着更强的影响;而这种差异可能是由接受两种类型教育的学生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不同所致(包括管教方法与教育投资等方面)。为降低台湾学生在教育成就上的社会经济不平等,研究分别对台湾高中阶段的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的李煜教授和东南大学人文学院的洪岩璧教授对本单元六位发言人的研究主体、内容、研究方法和未来研究方向等进行了精彩点评。
三、“家庭与社会”单元
分论坛第二单元“家庭与社会”由《学海》主编毕素华研究员主持,七位学者进行了发言。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教授Lim Tai Wei的发言题目为《世界老龄化最快城市的生活:日本北海道Yubari的案例研究》,探讨了日本社会如何应对老龄化的问题。研究发现Yubari通过经济、政治、社会、社会福利和生活成本等方面共同发力来积极应对超级老龄化,取得了良好效果。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吴新慧副教授的发言题目为《社会闭合、家庭义务感与教育获得》。研究通过“浙江省青少年教育发展”数据探讨了家庭社会闭合和家庭义务感对子女教育获得的影响及其城乡、内外的差异。研究发现:(1)家长学业参与会负向影响城市一般和省内随迁子女的学业成绩,且负向影响在城市一般组更大;(2)家庭代际闭合会影响城乡子女的教育获得,尤其是省外随迁子女影响最大,省内随迁其次;(3)亲子沟通会影响城乡青少年的学业成绩,但其影响力在城市一般组中较大,在农村三组中均非常弱;(4)家庭义务感是亲子沟通影响子女学业的中介变量,但家庭义务感并不能改变农村子弟在教育获得中的劣势。
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肖富群院长的发言题目为《他们有钱养老吗?城市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养老的经济条件》。研究通过对北京、南京、郑州、佛山、绵阳五市的调查探讨了城镇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未来养老的经济保障问题。研究发现:(1)城镇独生子女父母的物质条件和经济能力较好,自立性较强;(2)城镇独生子女父母与非独生子女父母在收入来源和支出结构上没有显著差异;(3)子女作为父母养老的一种重要支持,其作用不可忽视;(4)城镇独生子女父母与非独生子女父母家庭财富代际流动方向相反。
河南师范大学社会事业学院翁堂梅老师的发言题目为《分离相守:当代中青年夫妻的新型婚姻模式》。研究通过对河南省S市、X市的11对婚后异地的夫妻进行深度访谈,探讨了分离相守(living apart together)这一新型婚姻模式的影响。研究发现:(1)中青年个体冲破传统家庭模式的束缚,为了个人发展特别是工作的需求,而与妻子或丈夫分离的现象越来越普遍;(2)对于有孩子的分离相守的青年夫妻而言,女性面临的挑战更多;(3)中国情景的分离相守大多虽受制于客观因素,但男女两性均能在这种婚姻相处模式中发现积极的一面。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胡鹏辉老师的发言题目为《Teachers’ Sense of vulnerability in the perspective of power-status theory of emotion-based on a qualitative study on the emotional labor of high school teachers in China》。研究通过对西部农业县县城中学教师的深度访谈和田野观察,探讨了教师如何理解“教师是一项高风险的工作”以及这一话语是如何被社会建构的。研究发现:(1)这一话语的背后包含着学校和教师责任泛化与快速教育城镇化下风险要素的增加、学校系统内部的风险分散与传导逻辑、风险后果的不可承担性;(2)这一话语严重损害了教师的信念感,使教师没有充足的情绪资源来从事教育工作;(3)要推动教师走向积极的情绪劳动,就必须激发其内在激情,恢复真正的管教权。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研究生李岱的发言题目《云南跨境婚姻移民的生存策略研究》。研究通过对滇西南S市清河村的田野调查,探讨了跨境移民远嫁他乡的原因、他们在移入地的生活状况、缺失合法身份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研究发现:跨境婚姻移民的婚姻抉择过程体现了其对理想婚姻模式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呈现出了感性化的特征;这种感性化动机决定了其在婚后遭遇困境时表现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了适应移入地生活,她们采用了形象重塑和身份调用的策略;但随着跨境婚姻移民身份信息网络的建设和完善,这种策略在国家管控下具有高度风险性和脆弱性。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杨婷老师的发言题目是《被父母打骂的孩子更容易被欺凌吗?亲子-同胞双重劣势与校园欺凌的关联研究》。研究通过“2018年北京市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调查”数据,探讨了家长暴力对校园欺凌的影响,并对“家庭-学校”场域下人际暴力的联动机制及其作用进行了验证。研究发现:(1)家庭结构、有无兄弟姐妹对学生经历校园暴力的影响具有差异性;(2)遭受家长暴力频率与校园欺凌的比例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3)基于劣势扩散理论,在家庭中处于“被打骂”的劣势身份会扩散到学校场域下“被打骂”的劣势身份,从而经历家长暴力的青少年遭受校园欺凌的风险增加。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郑丹丹教授和南京大学社会学院许琪副教授对本单元七位发言人的研究进行了细致的点评,肯定了本单元研究的理论深度和现实意义,并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为研究的进一步提升提供了有效建议。
四、“人口与健康”单元
分论坛第三单元“人口与健康”由《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编辑部吴兰丽老师主持,有七位学者进行了发言。
美国密歇根大学社会工作学院Jaclynn Hawkin副教授报告的题目是《Community-based Approaches to Diabetes Self-Management》,研究分享了基于社区的“糖尿病”的自我管理方法,以一项干预研究:密歇根州男性糖尿病项目(MenD)为例,首先从之前的“peer leader”试验中改进干预措施,使其适合患有T2D的黑人男性需求。其次,根据从Aim学习到的知识对该类黑人男性进行试点随机对照试验。最后,对同行主导的DSMS实施情况进行定性过程评估,以确定干预措施的可行性和可接受性,展示了MenD项目的成果与措施。同时,介绍了MenD2(R21)的具体阶段和项目短期、长期目标。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郭秋菊副教授报告的题目是《Activity participation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ge stratification》,研究从年龄分层的角度,探讨了中国老年人两种非常常见的两种家庭活动(做家务和看电视)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与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关系。利用“中国健康长寿纵向调查”中2008年、2011年、2014年和2018年的数据,采用多水平混合效应线性模型。结果发现年轻人做家务与心理健康无关,但与70岁以上人群的心理健康有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积极影响在老年人中更强,但在90多岁中较弱。看电视可以使所有年龄组的人都有更好的心理健康状况,但这种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弱。
美国阿克伦大学布赫特尔艺术与科学学院习涓教授报告的题目是《Inner Peace as a Contribution to Human Flourishing》,研究认为内心的和平有助于宗教和世俗人民的更完整的繁荣形式,利用新的工具:内心平静量表,来测量内心平静,并提供了一个基于该工具的初步心理测量评估。结果表明:内心的平静是由三个维度组成,对损失的接受、享乐主义和唯物主义的超越、以及内在的平衡和冷静。习涓教授认为应该更多地关注超越享乐主义和唯物主义的维度,可能对这一领域的发展特别有帮助,特别是在消费主义社会中。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郭静副教授报告的题目是《The Prevalences, Changes, and Related Factors of Child Maltreatment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A Systematic Review》,研究首次对新冠肺炎大流行期间儿童虐待的患病率、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进行系统综述。通过对纳入的35篇文章进行分析发现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儿童虐待中身体虐待、心理虐待、忽视和性虐待等不同类型的发生率分别为0.1% -71.2%、4.9% - 61.8%、7.3%-40%和1.4%-19.5%。虐待儿童发生率有所减少,但严重虐待儿童的发生率有所增加,这可能是受到封锁措施及其副作用的影响。该研究呼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防止新冠肺炎期间以及当前和未来的封锁期间的儿童虐待的发生,并在美国以外的国家开展 进一步的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张慧副教授报告的题目是《A Daily Positive Work Reflection Intervention for Psychological Distress Among Chinese Nurses: A Pilot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研究探讨了日常工作中积极回想干预对缓解护理人员心理压力的作用。研究选用湖北省一家医院的护理人员作为被试,采用交叉重复设计,将205名被试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和等待控制组),首先对干预组被试进行10个工作日的积极回想干预,等待控制组不做处理,然后针对等待控制组被试进行干预。在干预前(T1)、干预组接受干预后(T2)和等待控制组接受干预后(T3)分别测量两组被试的心理压力。研究结果显示两组被试在接受干预后心理压力都有显著下降,说明积极回想干预这一灵活、便捷的干预方法能有效降低护理人员心理压力。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李英副教授报告的题目是《“父母爱情”如何影响婴幼儿非认知能力发展?》,研究利用2018-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探讨了父母婚姻对1-3岁婴幼儿非认知能力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发现父母自评婚姻不满意时,婴幼儿负面情绪表达更为激烈。父母的抑郁水平是影响父母婚姻满意度与婴幼儿非认知能力的重要机制,而亲子互动频率的机制不成立。进一步分析发现,当婴幼儿年龄在1岁时、父母受教育程度为中等及以下时,婴幼儿非认知能力受父母婚姻的影响更大,而且母亲自评婚姻满意度的影响要明显强于父亲。
美国密歇根大学社会工作学院张安翱副教授报告的题目是《The us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in distress screening among young adults with cancer》,该研究是一项关于人工智能在儿童及青少年血液肿瘤患儿心理困扰筛查的服务研究。目前青少年血液肿瘤患儿面临着特殊的社会、心理和发展的挑战,加上癌症治疗导致的诸多方面的问题,使得这类儿童面临严重的心理困扰。所以,利用人工智能手段中的语言获得和机器学习可以提升对该类患儿的心理困扰评估的准确性。本研究利用单组六个月追踪的前后测研究方法,通过定性访谈和焦点小组的方法检测AI语音手机程序对该类患儿心理困扰筛查的可行性和接受性,并提出了下一步研究的方向:开展临床随机对照实验研究来检测AI程序的使用能否显著增加临床社会心理肿瘤社会工作对癌症患者阳性心理困扰的筛查和检测。
最后,由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王晓华教授和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张洋老师对各位学者的分享进行点评,两位专家分别对研究的主体、内容、研究方法和未来研究的方向修改意见等进行了非常专业、细致的点评。
五、“社会风险与治理”单元
“社会风险与治理”单元由《社会学评论》编辑部张小菲老师主持,共有六位学者分享研究成果。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赵延东教授报告题目是《要隐私,还是要安全?新冠疫情冲击下公众的隐私观》。该研究探讨了“不同社会阶层的隐私观是否存在差异?风险冲击对隐私观影响如何?风险冲击对不同阶层的隐私观是否存在调节作用?”三个问题。研究发现保护隐私在中国是一种阶层观念;受到疫情冲击的群体更支持公开相关个人信息;高阶层群体隐私态度相对稳定,低阶层群体隐私态度则变化较大。研究者认为应在区分不同类型信息基础上,仅公开对疫情防控真正具有效用的信息,对公开信息隐去可以推断主体身份的内容,建立正当的信息披露程序,尽量使主体知情同意,并确保在官方渠道对信息进行披露与传播。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陈斌副教授报告题目是《中国慈善组织参与应急治理的边界逻辑与优化路径》。研究从合法性和有效性两方面展开文献综述,建立了多类型慈善组织和多层面边界逻辑的研究框架,再围绕研究框架分别从:政府的责任边界、慈善组织的责任边界、现实困境、政策建议这四个方面入手,列举了各方面的若干具体表现,并提出了研究未来的方向。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长聘副教授吕孝礼和研究生郑吟秋报告题目是《巨灾峰值需求下的防护服保供:一种“拼凑”管理?》。该研究介绍了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系列挑战,随后从四个维度对超大激增需求进行定义,并提出“中国政府如何利用现有资源协调供给?”问题。案例数据显示,中国政府以引入适应性规则和实践,运用基于权力的谈判,寻求跨国合作并开发潜在资源,这四点为基础建立起应对危机的组织拼凑框架。从而实现重新审视眼前的一切,取消对现有工具的限制,以及扩展可用资源的空间。
山东大学法学院张乐教授报告题目是《数字时代无人化应用的跨界风险与协同治理》。该研究从发展状况出发,分析了无人化应用快速发展的驱动因素,由此过渡到无人化应用快速发展中的跨界风险,并详尽介绍了跨界风险的构成及特征。最后,研究指出要“协同治理创新应对新型跨界风险,建立技术领域的主动防护机制和社会领域的风险会商机制,构造跨领域的立体治理体系的方式”,以此统筹做好未来无人化应用场景的系统规划与安全部署。
厦门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副教授常青松和研究生施宇报告题目是《青少年自杀风险的社会预防及其路径选择》。该研究诠释了我国青少年自杀的风险态势及其危害,并在梳理青少年自杀社会决定因素的基础上,提出社会预防概念并对现有研究进行系统评述。研究指出,要针对我国青少年建立“普遍性-选择性-指定性”三级自杀预防体系,在家庭、学校和社会场域分别采取不同的路径,利用技术的智能性、高效性与可靠性以实现家校社协同预防。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何志宁,及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研究助理陈喆的报告题目是《疫情期城市公共空间变异下青年的防疫感知、‘亚伦理’及其代际比较》。该研究认为在防疫感知方面各代人对公共空间的防疫措施已形成了适应性的习惯,媒体对个人进入公共空间的外部影响力显著,青年被访者相对于中老年群体而言对防疫措施的感知较强。在疫情期“亚伦理”方面,几乎所有被访者都对防疫措施持遵行的积极态度,多数人面对严控措施仍有较强的抗压力。因此,研究认为中国社会仍不太可能出现大范围颠覆性的“亚伦理”意识和反社会行为。
最后,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李钧鹏教授和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任敏教授分别对六位学者的发言进行专业且细致的点评,并据此指出下一步可供打磨与改进的方向。
六、闭幕式
闭幕式环节由华中科技大大学社会学院刘成斌教授主持,东南大学人文学院洪岩璧教授、南京大学社会学院许琪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王晓华教授、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任敏教授分别对四个单元的报告和交流进程、主题分布、论文逻辑、研究深度等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刘成斌教授在闭幕式进行总结发言。
1. 会议代表来源广泛。首先我们是有国际学者参与,美国有四位学者,新加坡有1位学者;国内的学者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厦门大学、中南大学、山东大学等十几所高校。
2.会议内容的前沿性与丰富性。我们的会议主题设置是四个单元主题,具体研究大量的报告人谈及房地产分化、职业分化、教育分流、阶层认同、环境质量建设、老龄化、国际移民等非常多元的研究领域,充分表明社会学者关注的话题和研究领域的现实关怀与丰富程度,在前沿性方面,我们多篇论文报告涉及了科技性前沿与社会发展、建设的前沿,从数据统计模型到大数据应用、从人工智能在健康管理中的应用到无人化应用的跨界管理,从健康码和刷脸等隐私管理到防疫过程的风险感知,均彰显了本届会议的前沿性、充实性、丰富性。
3.学术交流过程的充实性与科班性。我们每位学者的发言首先都非常认真,汇报的课件都是结合自己的研究进行了非常精美的设计,这不仅仅是学术形式上的美好,重要的是体现出作者学术态度的严谨性;我们的每一位评议人也都非常认真、细致地给出充分和详实的点评意见,这充分表明我们评议老师的事前准备和充分思考!还我们的每一位主持人,都提前准备会议程序,现场非常有序安排和推进会议交流,确保全场顺利进行!
4.中国特色。本届会议开幕式中国社会学会会长陈光金教授和吉林大学原校长邴正教授高屋建瓴阐述了中国社会建设和乡村振兴等现状与发展前景,后续各个单元的学者就社会阶层分化、社会流动、人口与健康卫生建设、家庭建设和风险治理等内容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
刘成斌教授对每位专家、学者的参与和支持表示感谢,对会务组各位老师和同学的付出表示感谢,并宣布第七届中国青年社会学者论坛圆满闭幕!
供稿:张慧、胡鹏辉、郭志杰、杨佳华、杨梦茹、朱紫薇、范良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