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0日,第九届中国青年社会学者论坛在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召开。本次论坛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与治理”为主题,呼应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希望当代青年社会学者通过交流研讨,探索并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规律性认识,更好地为中国的社会学研究服务。本次论坛由华中科技大学主办,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承办,湖北省社会学会、《学海》编辑部、《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编辑部、《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编辑部、《养老研究》编辑部联合协办。来自于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武汉大学等20余所高校的50多位社会科学界专家学者和青年俊彦与会,共襄盛举。
论坛开幕式由社会学院党委书记徐进主持,社会学院院长丁建定教授致开幕辞。丁建定教授首先对到场的各位学者表示了热烈欢迎,并介绍了中国青年社会学者论坛的历史,接着从当前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现实出发,说明了本次论坛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与治理”为主题的意涵,最后表达了对本次论坛的期许并预祝本次论坛圆满成功。
社会学院党委书记徐进主持开幕式
社会学院院长丁建定教授致开幕辞
简短的开幕式结束后,成伯清教授、江立华教授和刘成斌教授分别为在场的青年学者进行了主旨演讲。长江学者、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江苏省社会学会会长、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成伯清以《社会学隐喻与隐喻社会学》为题,从尼采和库恩的文本出发,回顾了隐喻的作用和社会学隐喻的谱系及其当代趋势,并深刻阐释了中国社会存在的一些隐喻形式。
湖北省社会学会会长、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江立华随后以《数字乡村治理与村民本体性安全再造》为题,从“本体性安全”出发,介绍了数字乡村治理不同的可供性实践和路径,为各位学者提供了从微观理解乡村治理的新视角。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副院长刘成斌教授则给各位学者带来了《长江经济带民生综合调查数据库发布报告》的分享,他从老年群体的心态与认知、健康情况、智慧养老、延迟退休与社会参与等多维度,介绍了长江经济带上不同区域的差异,为研究中国老龄化问题提供了全面的实证材料。
成伯清教授进行主旨演讲
江立华教授进行主旨演讲
刘成斌教授进行主旨演讲
开幕式来到尾声,徐进再次对前来参会的各位学者表示欢迎,并希望更多的青年社会学者来到湖北进行交流探讨。随后,全体参会学者前往社会学院一楼进行合影留念。
参会的专家学者在社会学院楼前合影留念
主旨演讲结束后,本次论坛分为四个分论坛同时进行,分别就理论社会学与历史社会学、青少年与社会工作、应用社会学与计算社会学、社会保障与社会制度等多个范畴开展研讨。
分论坛一:理论社会学和历史社会学
“理论社会学和历史社会学”分论坛,由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王荆川博士主持,《学海》编辑部主编毕素华和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罗朝明副教授进行与谈。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生冯树磊以《惯习、轨迹与变迁:布迪厄的社会历史观——兼论转型社会与群体变迁的中国经验》问题,从历史分析的维度梳理了布迪厄的生成结构主义理论,以惯习的实践特征为切入点,结合布迪厄著作的各项经验研究发现,布迪厄历史生成性视角尤其体现于惯习“异常”发生的各类社会效应,他们映照着行动者的流动轨迹、社会场域的结构变迁,包括衰落阶级的堂吉诃德效应、新兴阶级的新型惯习建构、轨迹分化产生的群体亚文化、轨迹错位带来的惯习分裂。这些效应对于理解转型社会中的中国经验和典型群体提供了重要的社会学想象力,进一步彰显了惯习及其变迁研究的理论价值和社会意义。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生冯树磊
毕素华老师肯定了这篇文章的学术价值,能对布迪厄的理论进行讨论的同时结合了中国半个世纪的发展。同时也建议作者突出第一部分的内容,而且需要思考用西方理论讨论中国式现代化的适用性。罗朝明老师认为这篇文章关注生成性的视角,挖掘到了以往布迪厄研究中被忽视的历史分析,起到了正本清源的效果,“戒掉”布迪厄其实是要找到真正的布迪厄。也给出了两条建议,一是减少图示,布迪厄自己认为图片会减少复杂性;二是惯习的生成性需要长时段的描写,文章中多是结构性的分析,历史性分析体现的不足。
第二位发言人为武汉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生陈磊。他在《1912年之后苏南地区的租佃、契约与革命》一文中,从苏南地区为什么没有出现大规模革命这一问题出发,分析了苏南地区地主、佃户和国家围绕租税的博弈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地主、佃户和国家三方不断试探、斗争和妥协,促进了苏南地区租佃制度的不断发展,地主不断丧失以地租为核心的相关权力,而佃户的地位则不断提高。佃户和地主之间的斗争最终形成了苏南地区一种稳固的地方秩序,这种秩序表现为一种趋于平等的契约关系,这种现代化的契约关系使得革命者难以在苏南地区进行有效的革命动员。
武汉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生陈磊
评议时,毕素华老师认为本文社会学观点和方法很清晰,分析了国家、地主和佃户的谈判,契约化和权力的变迁的讨论。不过对革命概念解释与讨论并不完全,地主和佃户围绕租佃展开的斗争是抗争还是革命,需要进一步讨论和解释。罗朝明老师赞扬了这篇文章的提问方式,但是引言部分比较仓促,需要再思考如何处理这一部分的内容。文章结论中理论对话的学者是亨廷顿,而探讨这一领域应该尝试与马克思对话,这样得出的反常识论断与马克思的经典论断对比,能起到更好的效果,文章的立意也能拔高。而且文章中佃户、农民的概念需要细分,农民包括贫农、中农、富农等,农民笼统的概念无法准确支撑作者对这一问题的论证。
来自于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院的博士生王小榕带来了《河西走廊社会的地方性特征:一个水利社会史的比较视野》一文的分享。她首先回顾了水利社会史在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理论框架中的研究脉络、主要观点及其发展现状。接着基于区域性水利社会史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兼顾环境气候特征和社会特征的复合分类标准,按照环境与社会互动的结果进行了类型学划分,提出了血缘决策型、地缘合作型、水缘竞争型和税缘拼接型四种具有地方性特征的传统中国治水社会类型。通过这一地方性类型学的框架,探讨西部社会因环境制约和历史路径所形成的地方性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如何通过现代节水灌溉农业推动干旱区现代化发展路径。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生王小榕
毕素华老师建议文章标题要界定清楚时间,是古代、近代还是现代。现代更强调国家治水的作用,近代以前社会自治、自组织特征更明显。构建的四个治水社会分类,要如何才能有说服力、解释力,这是下一步努力的方向。罗朝明老师认为本文标题突出的是河西走廊的地方性特征,但是正文对河西走廊讨论不足,需要更突出河西走廊。治水的地方志、史料、地方性体现的细节放入正文会增加文章的吸引力。文章参考了韦伯的理想型构建方法,但是划分的类型中只有其中一个类型是因为水而组织起来的,其他类型并不是以水利为中心,这是需要重点思考的地方。
第四位发言为山东大学社会学系的张鑫浩同学,带来了《高等教育中的表现分化:机制与影响——基于时间社会学的视角》的分享。张鑫浩同学从时间社会学视角出发,本文从时间社会学视角出发,综合运用案例法与访谈法,对大学生教育表现分化进行探讨,以期打开高等教育与阶层流动研究中的“黑箱”。他认为是否将时间“DDL化”和是否具有成熟的“时间技术”是大学生分化的关键 。大学生对时间的认知与实践受到家庭背景与教育制度的共同影响,实行刚性管理制度的中学建构了学生的服从性,使其在强调自主性的大学中普遍面临“迟滞”,而出身优势家庭的学生则可能较早适应这一新场域,成为大学中的“精英”,进而在就业市场中占据优势。大学教育不断培养着学生的“时间技术”及背后的意识形态,这一过程也意味着自我异化的全面生成。
山东大学社会学系张鑫浩同学
罗朝明老师认为本文材料分析比较丰富,提问视角具有很好的考虑。还需要找出大学之外的因素,例如家庭、教养等个人层面不一样的角度,还包括不同地方中学的时间安排等原因,影响了大学时间安排的习惯,导致了大学生的分化,这些研究方向与因素还可以再深究。同时“时间技术在大学时形成的”观点还有待商榷,可以更加详细的进行论证。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博士生梁甜静分享了《空间视角下的社会交往行为变迁及其影响因素——基于CGSS2011-2021的实证分析》一文。梁甜静同学认为现代社会出现了社会个体的“原子化”和“联结化”并存的矛盾现象,因此从社会学的空间理论出发,探讨物理空间和精神空间对社会交往行为的影响。基于对“中国社会综合调查”(CGSS)2011 年和 2021 年的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城乡社会的物理空间格局的变迁导致了社会个体的“原子化”:相比于城市居民,农村居民走亲访友的频率更低,邻里社交的频率更高;而精神空间中交往观念的变迁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重新“联结化”,即在实用主义导向和建构性关系取向下,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越高,个体与亲友交往的频率越高;个体的社会经济地位越高,个体与亲友交往的频率越高。此外,影响社会交往行为的因素在不同等年龄群体中表现出异质性。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博士生梁甜静
罗朝明老师在点评时指出,文章将搭子社交作为交往连接的代表,其是否是真正意义上人际的连结?这种连结是否是全面性的?搭子社交刚开始时,具体情形如何需要进一步交待与深交。文献综述中增加例如“社会交换论”等中层理论可能会更好,量化的研究中可以增加更多与传统理论的对话,理论的思辨找到数据的支撑可以更好地推进。老年人的亲属关系与生命历程周期的变化,是否会影响文章的理论,文章可以增加对老年人群体的考量。城市与乡村都存在独特的社交公共空间,作者对城市公共空间的认识可以再更清晰些。知识的基本要求是普遍性,最好不要过于最求表面上的不一样。将亲戚交往从家庭交往中分开的选择,值得讨论。
本分论坛的最后一位发言人是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院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博士生陈彦冰。《科学职业获得的阶层差异及其文凭主义限度:基于职业系统跨国比较的分析》一文中,使用CGSS(2006-2018)与GSS(2006-2018) 的16期数据,分析发现,美国科学职业获得的阶层差异较小,但在自由主义技能筛选模式下,科学职业获得的阶层差异趋于上升;中国科学职业迅速扩张, 科学职业获得的阶层差异波动下降,绩优主义推动个体自致因素在科学职业获得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结论认为进一步提升科学职业供给量、完善国家科学模式、增强代际流动将夯实中国科技自立自强的社会基础。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生陈彦冰
罗朝明老师指出,科学职业与普通职业相比是否是精英职业?还可以有更多的考虑。美国家庭因素的影响呈现上升情况,中国则是下降,该结论有些反常识,这一问题的影响因素是什么?可能需要更加明确的说明精英职业的内涵与划分标准。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罗朝明副教授
《学海》编辑部主编毕素华老师
分论坛二:青少年与社会工作
“青少年与社会工作”由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张坤主持,《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编辑余婷婷和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王彦蓉副教授进行与谈。南开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生菅苗以《社会工作中的自我照护:必要性还是遥不可及?》为题进行了分享。菅苗同学从社会工作专业从业者离职率居高不下与职业高压导致的心理问题相关出发,反映社会工作面临的挑战,自我照护具有缓解心理问题,提高服务质量,降低离职率等正向作用,具有个人和制度的双重价值。采用叙事文献综述和主题分析法,对社会工作教育和实践中的自我照护研究进行审查,分析了自我照护的必要性和障碍。并使用干预设计和定量定性方法研究自我照护教育,认为提升学生自我照护意识和技能具有必要性,需为学生提供参与时间和空间、将自我照护融入课程方式、实施正念训练等。王彦蓉副教授指出,菅苗同学通过叙事文献综述的方法概括自我照护的概念化方式、实践的类型,中文研究中自我照护文献以及自我照护相近表述研究内容有待拓展,并且指出需注意在分析如何将自我照护嵌入社会工作课程时的干预设计污染问题。余婷婷老师主要建议引言部分对研究内容进行逻辑性梳理,优化文章。
南开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生菅苗
第二位发言人为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生卢昆仑,他带来了《封闭式管理下家庭如何参与教育:有限信任与家庭参与时空转型》一文的分享。卢昆仑同学从学术研究和政策法规下的家庭参与激励与形式上阻绝家庭参与的学校管理形态——封闭式管理的共存这一差异性、反直觉的现象出发,结合和谐论/控制论、冲突论、边缘论分析家校关系,探讨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形式、地位,指出传统的家校平面分析框架难以适用于较为复杂的家校关系分析,并为分析家校复杂关系提供了新的理论分析框架。他认为家庭在教育转型的过程中同样通过间接参与手段来维持自身存在,从“空间”到“时间”的参与转型,家庭教育责任降低,监督提升,减负的家庭具有了现代性下轻灵的流动性,能够自主地在教育场域的各环节发挥影响。王彦蓉副教授指出卢昆仑同学分析政策变化背景下教育中的家校关系,对封闭式管理和家校社协同政策背景描述不足,家校关系分析框架可体现多元主体,家庭对学校的“监督“,同时家庭在教育专业化背景下让渡部分教育权,未必起到减负作用,对开放式学校期间与封闭式学校期间的家校关系进行对比可更好呈现两者关系。余婷婷老师指出卢昆仑同学的讨论部分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可另起炉灶完成相关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卢昆仑
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黄雨格同学进行了《滞差的弥合:农村青少年精神囿境及其纾解》一文的分享。黄雨格同学从共同富裕和乡村振兴视角,提出实现农村青少年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关注农村青少年“缺乏精神追求”、“精神交往浅表”、“精神消费盲目”等精神囿境。通过对湖北、河北、贵州三省7个行政村、3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的调研,从“文化-社会”的文化堕距理论分析框架切入,分析造成农村青少年精神囿境的文化性因素和社会性因素,发现农村青少年精神囿境主要体现在精神追求、精神消费、精神交往三个方面,提出以文化再造取代文化移植、拓宽精神需求供给渠道、构筑精神交往共同体的纾解路径。王彦蓉副教授指出黄雨格同学在理论扎实基础上,选题具有时代性,在研究农村青少年精神囿境时论据有待充实,可关注青少年物质文化没有跟上精神文化需求层面,在重建精神追求、 重构精神交往和重塑精神消费三个方面实现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余婷婷老师认为黄雨格同学可在文章中加入案例部分,并提升农村青少年精神囿境纾解意见针对性。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黄雨格
分论坛的最后一位讲演者为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刘佳欢。在《网络微短剧对青年网络精神生活建构的影响探析》一文中,刘佳欢同学从网络微短剧的蓬勃爆发反映人们网络视听使用习惯的演变,揭示了精神需求的多样性发展,聚焦网络微短剧在网络精神生活建构中的作用,利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探究微短剧在青年群体中的流行动因,微短剧对青年网络精神生活的影响。网络微短剧通过符号表征、审美认同和需求满足等环节,导致青年群体沉迷媒介幻境、让渡主观能动性,在虚实交互中自由发展,形成一种全新的网络精神生活模式。王彦蓉副教授指出刘佳欢同学探究虚拟世界中的网络微短剧对青年网络精神生活建构的影响,引发如何让虚拟世界为现实社会服务的思考,从以色列学者Yoram Eshet Alkalia的数字素养概念框架中,提出培养社会—情感素养、驾驭超媒体素养技能等参考建议。于婷婷老师建议刘佳欢同学拓展案例研究范围,加深研究分析层次。
中央财经大学博士生刘佳欢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编辑余婷婷老师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王彦蓉副教授
分论坛三:应用社会学与计算社会学
“应用社会学与计算社会学”分论坛由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敖雅萱博士主持,《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吴兰丽和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刘河庆副教授进行与谈。论坛第一位发言人为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生陈伟,以《注意力驱动:基层督查的运作及逻辑》为题进行了分享。他从督查的兴起与督查悖论出发,关注注意力的宽广度、稳定度、集中度三重属性,基于领导力与执行注意力的高稀缺性、弱稳定性、强不确定性特征,构建了注意力驱动的分析框架。他认为基层督查的要素与过程包括督查清单与分类定责、督察组与追踪施压以及集体排练与排名竞争,这是一套注意力运作的制度化模式。对于督查的运作机制,陈伟认为督查是通过注意力聚焦、过程控制与压力动员的三重机制,实现对注意力的驱动。最后他指出过度的督查可能会导致督查泛化,从而进一步导致督查悖论和注意力焦虑的出现。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生陈伟
点评中,吴兰丽老师首先肯定了这篇文章的规范性和逻辑性,肯定了陈伟博士的文笔写作能力、表达能力以及问题意识。但是吴老师认为,对于文章中的一些关键概念如领导注意力需要再补充一些更加权威的背景,使得文章关键词更加具有说服力。同时,领导注意力和执行注意力虽然在结构上具有同构性,但是在实际分析过程中二者是具有张力的,在注意力驱动的分析框架中并没有区分二者的差别,只将两种注意力的特征列为同样的高稀缺性、弱持续性与强不确定性,这点仍值得思考。此外,对于文章调查中的督查人员的构成和身份背景并没有做出说明,文章中呈现出来的背景资料不足以支撑督查人员可以打破督查梗阻的论断,再做一些补充说明会更好。刘河庆老师表示基于基层注意力的研究目前还不是很多,这篇文章和方向具有一定的前景。不过对于这篇具体的文章而言,是“谁的注意力”这个问题还不是很清楚,要尽可能分析出注意力的主体,这可能也是一个关系的逻辑,可以尝试把传统的个人注意力换成关系的注意力。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国家治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吴承乾进行了《环境治理失灵的形成过程与内在逻辑——基于复合式空间结构的分析》的讲演。他回顾了自己于江阴市澄江街道黄山社区调查的经验,发现文明城市建设背景下,多元主体参与的拆迁安置小区内环境破坏现象突出、环境治理工作失灵的问题,基于此实践案例,构建出一个包含“物理空间——社会空间”的复合式空间的理论框架,分析环境失灵的形成过程与内在逻辑。治理失灵的形成过程是由于治理对象与治理主体之间相互互动与博弈的结果,他将其比作“猫鼠游戏”,其中治理对象为猫,治理主体为鼠;治理失灵的内在逻辑是经济空间的利益诉求、文化空间的文化诉求与政治空间的权力诉求冲突竞争的结果。环境治理的本质是生活治理,要立足于生活需要,保障两个空间逻辑的嵌入。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国家治理学院研究生吴承乾
吴兰丽老师认为这篇文章从典型案例入手,以两个框架图作为亮点,充分展现了主体之间的诉求冲突,逻辑很清晰。不过她认为文章的新意还不够明显,所做的典型案例的适用度也还可以进一步探讨分析。她认为可以从探究经济、文化、政治这三个空间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三者之间是否有排序的可能性来给文章增添新意。刘河庆老师同样对于该分析框架的适用性提出建议,认为需要交代小区中行为主体一些特有的行为如种菜和堆放杂物的背景。
第三位发言人为香港理工大学博士后王靖,分享了《超时劳动体制的形成——以推销工作中的时间管理与争夺为例》一文。王靖从自身兴趣驱动进入田野开始,介绍她2021年作为全职推销员进行一个多月推销工作的真实感受以及一些思考,通过与理论对话,想探究出一种新的理解“情感劳动”分类的现实意义,试图构建一种新的阐述框架——用劳动过程理论解释超时工作体制的形成。充满矛盾的工作时间使得工作时间成为一个争夺的场域,在这个场域中,推销工作是一种情感劳动,这就需要管理和动员超时工作,刺激“主动性”、为超时工作而设计的薪酬体系和高强度的管理措施等是调动主动性和超时工作的措施。这个过程中,劳动者对超时工作具有多重矛盾态度:接纳、扮演与抵抗,而超时劳动体制的形成与维持是对工作时间和劳动中劳动力争夺的结果。
王靖(香港理工大学博士后)
吴兰丽老师对于该文章做出补充,认为可以从身边的外卖、电话推销员开始,思考推销人员的正规性,比如上级对下级的培训是否正规、在真正工作场地的人员操作是否正规。大多数在真正工作场地的工作人员专业性不足,仅仅站在营销者角度而不是消费者角度,导致辛苦但收效甚微的现象层出不穷,这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另外,压力型劳动是否属于主动性之中具有一定的争议,如何界定主动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刘河庆老师认为首先在概念上要界定清楚普通型劳动和主动型劳动,其次,在技术时代逻辑下,针对技术和效率提高了,但是劳动中人的流动性却增加这一现实问题如何做出解释,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
中山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生张咏雪以《利益、规范还是情感?社会互动中的基础行动逻辑研究——基于微观大数据的计算社会学分析范式探索》进行了分享。张博士从大数据带给当今社会学者的挑战和机遇出发,挖掘微观大数据对行动者认识以及行动者动机分析的潜力,借助博弈分析,基于微观大数据的情绪识别和分析,进入社会关系与社会分化的形成过程。她通过信任博弈实验,探讨了工具理性、价值理性和情感性三重行动逻辑对博弈决策和博弈结果的影响,发现行动者在利益博弈中的工具理性有助于其控制投资行为从而在博弈中获利,而行动者的价值理性会刺激不以获利为目的的投资从而限制博弈收益,情感性因素会刺激投资行为且增加博弈收益。
中山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生张咏雪
刘河庆老师表示这是很前沿、很规范的研究,但是对于文章中的“情感性”这一概念并不是很满意,建议可以通过概念和理论对话,从而找出在传统的理性和情感性之间的概念,实现更加准确的概括。这篇文章的研究方法论是优秀的,不过可以加入情景,将目前关心的、带有理论对话的场景和情境展现出来,进一步完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本分论坛的最后一位发言人为中山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生马昱堃。在《基于大语言模型的生成性扎根理论方法探索》一文中,马昱堃认为大语言模型的发展对社会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介绍了计算文本分析技术的发展,通过对扎根理论方法的回顾,对LLMs应用于扎根理论给出方法上初步的尝试和探索,将大语言模型在文本关键信息提取归纳的能力与之前的计算文本分析方法相对比,从方法论的角度探索 LLMs 应用于文本分析的信度和效度。在此基础上,他将 LLMs 应用于扎根理论的过程中,对人民日报2000-2020年以来的科技新闻报道进行内容抽样分析。他首先考察文本分析的单位颗粒度、提示词的使用、模型超参数的设置对于扎根理论中的编码效果产生的影响;其次,类比扎根理论中的迭代式研究策略和持续比较法,针对同一分析单位进行多次编码实验,在实验的基础上找出最佳的编码结果;最后,在得到上述编码的基础上,对比 LLMs 与主题模型(Topic Model)在分析结果上的差异,探索“AI+社会学”的具体可能性。
中山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生马昱堃
刘河庆老师认为这是非常前沿的研究,体现出此次技术革命对我们的影响。不过这篇文章的冲击力不是特别够,没有回答深层次扎根到底好不好、智能和计算的区别等问题,同时差异性不足。文章尝试落脚于具体,然而依旧不够具体,这一问题需要继续改进。
吴兰丽老师和刘河庆老师点评现场
分论坛四:社会保障与社会制度
“社会保障与社会制度”分论坛由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伊黎明博士主持,《养老研究》编辑部主任、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陈斌和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讲师朱震宇进行了评论与分析。
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博士生李元策在《“医病不医命”:诊所医疗实践中的医患关系和伦理编辑》一文中,基于他在西南永县诊所医疗实践的田野调查,呈现医患关系在日常生活中围绕“信”与“义”的关系形塑过程。他认为,诊所为场域的医疗实践中,医患关系的形塑与制度场域的医患关系有些许不同,医生通过塑造口碑、情感劳动逐步深化医患关系,其行为背后的动因是以诊所经营为利益驱动的。研究发现,诊所经营伦理与生命伦理之间存在一定张力,为了避免医患关系的解体,诊所医生在医疗实践中是“随缘构境”的,通过树立“医病不医命”的伦理边界,以达到诊所经营伦理与患者生命伦理之间的平衡。
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博士生李元策
中共中央党校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博士生张霖在《中国老年人健康服务供给水平与人口老龄化适配度分析》指出,探究我国老年健康服务供给水平与老龄化程度的适配度及其时空动态演进趋势,为未来的资源规划提供参考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第五次、第六次和第七次人口普查时期我国 31 个省级行政区的老龄化水平和老年健康服务供给水平的实证研究分析,利用熵值法探索我国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健康服务供给水平的动态演进趋势,在此基础上使用耦合协调函数进一步分析二者的适配度,并用Moran’s I指数分析空间上相关性的变化,为未来一定时期内的规划发展提供参考。研究得出我国老年健康服务供给水平与人口老龄化的动态演进趋势没有到达适配状态,因此今后还需基于现实情况,研判未来趋势,科学制定规划措施。
中共中央党校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博士生张霖
朱震宇老师和陈斌老师对张霖同学的研究进行了评论和补充,他们指出,当前研究在数据来源、地区差异、人口流动、经济因素等方面存在挑战,需要更精准地识别需求和有效供给,考虑地区发展不平衡和人口流动对老龄化程度和健康服务供给水平的影响。陈斌老师还提到,研究应更深入探讨背后的经济、社会和政策等因素,以更全面地理解老龄化和健康服务供给之间的关系。
西华大学经济学院讲师曾明就《农村医保制度调节收入分配差距效果测评及政策优化》议题进行讲演。他利用CHNS、CFPS和一手调研资料,采用集中指数法和MT指数法,测评了农村医保对收入分配差距的调节效果,发现农村医保在新农合阶段扩大了农村收入分配差距,但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后,这种逆向调节程度有所缓解。他指出,农村医保在缴费环节和就医环节拉大了收入分配差距,在报销环节缩小了收入分配差距,但其幅度不及前两环节。为更好发挥农村医保调节收入分配差距功能,应当优化农村医保制度设计;使医保缴费档次与居民缴费能力相匹配;改革农村医保报销制度和支付制度;提高实际报销人数占就医人数之比;提升农村医保公共服务能力。
西华大学经济学院曾明老师
朱震宇老师和陈斌老师分别对曾明老师的研究提出了看法和建议。朱震宇老师强调了医保制度设计的初衷是缩小收入差距,并指出了当前制度存在的问题,如缴费机制不合理、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等。陈斌老师讨论了医保制度的公平性问题,以及如何通过改革来实现更大范围内的公平,强调了在研究和政策制定中需要考虑制度的初衷和公平性原则,以改革来缩小不同群体间的收入差距。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南开大学卫生经济与医疗保障研究中心博士生周佳卉做了《分类救助模式下医疗救助的对象识别与支出预测》的报告。她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新要求和分层分类的救助模式下医疗救助资金面临可持续性压力的现状出发,在梳理各地相关政策的基础上,利用现有数据,对 2024-2035 年各类医疗救助对象的人数进行预测,并构建医疗救助支出测算模型,从资助参保和医疗费用补助两方面救助支出进行测算,比较各优化政策方案所需的资金规模。研究结果显示,医疗费用补助所需资金规模较大,医疗救助资金面临可持续性压力。提高资助标准、扩大参保规模、提高各类对象医疗费用救助比例对医疗救助资金支出规模变化的影响相对较小,将普通门诊纳入医疗救助范围对资金规模影响较大,除此之外,提高基本医保与大病保险保障对于缓减医疗救助资金压力影响较大。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生周佳卉
朱震宇老师和陈斌老师对周佳卉同学的研究提出了进一步的建议,指出未来的研究应考虑地方政策的差异,并基于地方化数据进行深入分析。陈斌老师强调,尽管医疗救助资金面临增长压力,但政府有责任确保医疗资金的可持续性。同时,陈斌老师还指出资金可持续性问题的表述需要更准确,同时还提出了对普通门诊纳入救助范围的积极影响的另一种解释视角。
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王思在《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一文中,从共同富裕与西方福利制度的比较优势出发,指出共同富裕打破了西方福利制度的发展模式,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实现了对西方福利制度在主体、客体与内在本质上的超越与发展。她在研究中辩证分析了西方国家现代福利制度的兴起-繁荣-危机-调整的发展演变,着眼于二者间的共识与分化。她指出,要以高度的理论自觉把西方福利制度演变发展延伸至中国的现实实际,立足国情,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经验借鉴,进而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发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福利模式,探索符合当代中国的发展之道。
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王思
朱震宇老师和陈斌老师对王思同学的研究提出了改进建议,强调了在学术研究中保持客观性的重要性,并建议研究更应该关注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而非制度本身。他们认为,尽管中国与西方国家在社会制度上存在差异,但目标是一致的,中国应该借鉴西方福利制度的优点,同时坚持自身的发展道路。
华东政法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研究员张圣以《共同富裕目标下互联网公益发展逻辑演进与统一》为题进行了报告。他指出,共同富裕目标下互联网公益使命重大,承担着提供均等参与机会、创制有效互动机制、实现精准需求匹配和营造社会公益氛围等重要责任。为此,在互联网公益顺应工具理性逻辑发展并取得相对应技术优势基础上,应该调整关注视角,由技术本位”向“人本位”转移,融合价值理性逻辑从逻辑执行导向、逻辑执行结构和逻辑执行效能三方面作出调整,传播良好的公益价值观、开展“社会人”而非“理性人”倾向的公益行动。最终,引导互联网公益发展蕴含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双重逻辑,在中国式“人人公益”模式上寻得统一。他提出,将当下“人人可公益”状态引向未来“人人爱公益”状态是该模式依据“人民中心论”要求转化的基本方向,该模式需通过激发民众公益参与内驱力与建构多元协同机制两方面路径予以实现。
华东政法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张圣副研究员
朱震宇老师和陈斌老师分别就互联网公益慈善中的中国特色、公众参与热情、技术手段的利用及信息公开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他们强调了互联网公益慈善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特殊意义,公众参与的广泛性和便捷性,以及如何通过互联网平台提高慈善活动的透明度和效率。陈斌老师同时也指出了张圣老师的研究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如技术不平等、信息公开和对慈善受益人的关注度不足等。
陈斌和朱震宇老师点评现场
20日下午4点,第九届中国青年社会学者论坛闭幕式在社会学院501会议举行。在闭幕式上,罗朝明、王彦蓉、刘河庆和朱震宇四位老师分别代表各分论坛进行了论坛总结,均表达了本次论坛的入选论文质量高、交流充分、收获颇丰。社会学院副院长刘成斌教授代表学院对各位主持人、点评人、发言人和会务工作人员表达了最真挚的感谢,也期待各位青年俊彦继续关注和支持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的发展,并相约2025年第十届中国青年社会学者论坛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