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政治韧性的社会起源》讲座概述
2021年5月10日,哈佛大学政府系Frederick S. Danziger 副教授王裕华老师受我院刘成斌老师的邀请为华中科技大学师生进行了一场题为《古代中国政治韧性的社会起源》的报告,我院狄金华老师担任主持人。
图1 王裕华老师在讲座中
王老师从中国与欧洲、伊斯兰教国家帝位存续时间周期长短的比较出发,提出对中国古代 “国家发展”(state development)中的国家能力(state strength),国家形式的分析问题。进而他建构“精英的社会地貌”(elite social terrain)概念来分析国家精英与地方社会组织的关系。
图2 中国与欧洲国家统治的存续周期图对比
王老师在理论上将精英的社会地貌操作化为三种理想类型(ideal types):国家精英与不同地方社会团体都有联系的星状型网络,国家精英分别与不同的社会团体有联系的领结型网络,以及社会团体之间彼此联系却与国家精英没有联系的指环型网络。在此基础上,王老师建立了一个分析中国1000年国家发展历史的基本框架,这一框架关注国家—社会之间的联系如何决定着国家力量和国家形式。
图3 星状型网络
图4 领结型网络
图5 指环型网络
王老师认为星状型结构是寡头统治下的国力增强。就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而言它是一种通过从中央向全国各地辐射的组织进行直接统治;领结型结构是社会与国家共治下国家能力的维持,就是只需要维持国家能力而不需要增强国家能力;环型结构为军阀统治下的国家能力的减弱,地方的社会团体完全独立于中央,它们没有任何动机去增强国家力量。
三种结构的变化需要一些外部的刺激——非人为控制的一些因素,最重要的就是气候的变化。王老师根据中国科学院科学家对过去2000年间地球气温变化的研究数据制作了一张图,图中在横轴以上的部分表示高于正常气温的温度,在横轴以下的部分则表示比正常温度要低的温度。古代中国的气温跟北半球的气温趋势基本一致。在11、12世纪左右出现了一次“中世纪暖温期”,气温比较热,然后从14世纪开始一直到20世纪初出现了一个“小冰河期”,气温又非常冷。与此同时,王老师根据《中国历代战争年表》的记载对这一时段的战争与叛乱做了统计,发现中国古代的战争与叛乱跟温度有密切的关系,比如游牧民族入侵中原的高峰期,就发生在“中世纪暖温期”。这其中的道理是,对于游牧民族而言,只有当中原地区农业比较发达、连年丰收、产量比较高的时候,才值得发起进攻,所以在11、12世纪左右中原经常遭到游牧民族入侵。
图6 宋朝的精英社会地貌图
因此传统看法认为宋代积贫积弱是欠商讨的,很有可能是因为当时暖和的气温导致外敌入侵。而“小冰河期”则与古代中国的农民起义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明、清两代农民起义的高潮包括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都发生在“小冰河期”。
图7 中国古代的气候变化、农民起义以及对外战争
由气候变化导致的冲突就会引起古代中国国家发展的变化。唐代的网络结构可以用星状型结构来表示,因为当时的国家是由君主和士族共同统治。但到了晚唐时期,由于黄巢起义屠杀了门阀大族,导致原来的网络结构被摧毁了,因而推动了唐宋转型。由此,从宋代开始就大规模用科举考试来选拔官僚,科举把地方的乡绅精英选拔到了中央,这些地方乡绅跟唐代的那些全国性的士族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些地方乡绅有地方利益,他们只跟某个地方有很强的关系,并没有一个遍布全国的网络。所以从宋代开始中国就形成了领结型网络结构,这种领结型结构一直持续到鸦片战争爆发的时候。鸦片战争是一次影响深远的外敌入侵事件,它深刻地改变了中国国家和社会的关系,随后导致晚清出现了孔飞力(Philip Kuhn)指出的“地方社会的军事化”现象——在太平天国时期,咸丰皇帝需要地方的乡绅来组织军事组织团练用于镇压太平军,这个时期地方组织完全独立于国家的控制。杜赞奇(Prasenjit Duara)提出的“国家内卷化”也是同样一个过程。这样,晚清国家慢慢失去了对社会的控制,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1949年。这一阶段的中国都是处在这样一种指环型的网络结构当中。
图8 晚清国家力量的弱化
本场讲座共有师生290多人参与听讲与交流。除华中科技大学师生外,还有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天津外国语大学等数十个高校的相关师生聆听了该场讲座,并就中国历史的变迁动力、社会机制、关系的测量方法等方面当场提问或在留言板提问。王老师选择相关概要问题进行了细致解答。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狄金华老师代表学院师生在对王老师的感谢中宣布本次交流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