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劳动分工到专业技能——新发展格局下的职业社会学研究》
——刘思达老师讲座新闻稿
2021年6月1日晚,多伦多大学社会学系、法学院副教授刘思达老师为我院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从劳动分工到专业技能——新发展格局下的职业社会学研究》的讲座。在讲座的开始,刘思达老师从新发展格局下对中国社会学研究的挑战和机遇进行切入,提出在宏观社会经济政策强调高质量发展,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下,社会学研究的研究课题和范式都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社会分层的研究重心面临转向,亟需探究新的可能。社会分层的传统研究范式以劳动分工所产生的不平等为基础,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如农民工、外卖骑手等),却对当代中国社会中高速发展的各种专业技能和职业群体(如医生、护士、工程师、建筑师、律师、会计师、房产经纪人、艺术家、记者、编辑、教师、科研人员等)缺乏关注。
刘思达老师通过文献梳理,讲解了理解职业工作的两种方式,新韦伯主义理论认为,职业工作是一种专业化商品,需要通过社会建构和社会封闭来获得价值。芝加哥学派认为,职业工作的核心是自主性(autonomy)和管辖权(jurisdiction),自主性越强,职业地位越高,例如教师和记者在工作时的自主性,专业技能使职业获得管辖权,例如律师、医生的专业性。同时,既往研究将职业工作看作提供服务的行业,有三个组成部分:诊断、推理、治疗,在学术知识系统中也同样适用。
接着,刘思达老师谈到中国语境下的职业发展,指出中国传统社会的分层是以士、农、工、商等行业群体为基础,而阶级是一个现代的舶来概念,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的职业发展经历了一个从西方学习知识和移植制度逐渐转向本土化、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变迁过程。刘老师带领大家从国内和国际角度来看国内大循环与职业生态系统,实现经济“国内大循环”的一个关键是形成具有内生性(endogeneity)的职业生态系统。例如:医生护士的医院生态系统,大学行政人员、教授、助理教授的高校生态系统等。
最后,刘思达老师为各位师生开拓了思路,认为职业的内部结构与外部关系两方面都是以后可以关注的领域,职业的内部社会结构可以关注学术教育、行业准入、行业协会、职业伦理等方面,职业的外部社会关系可以关注客户、国家、社区、网络对职业的影响。他针对全球劳动分工下的中国职业为大家留下了一个问题,“一带一路”对中国职业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企业海外投资对金融、法律、税务、传媒、教育等各个职业的需求不断提高,如何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基础上打破西方职业传统型权威在全球劳动分工中的垄断地位?引发师生们的思考。在总结环节,刘思达老师指出他更多的是给大家指出研究思路和研究方向而不是给出答案,希望各位师生未来都能够在职业社会学领域做出自己的贡献,为职业社会学的建设添砖加瓦。
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兰州大学社会学院的40余名师生们共同参与了本场讲座。在讲座的答疑环节,师生们踊跃提问,针对技术的发展对于职业社会学的挑战的问题,刘思达老师举例说明了技术对职业网络服务、人才培养的冲击。对于老师们对于质性研究未来发展空间的问题,刘老师对于质性研究依旧保持乐观的态度,他认为不管是定量还是定性,研究方法是手段不是目的,社会学的目的是把社会现象解释清楚,目前依托于大数据的计算社会学可能会对于传统定量研究有一定的冲击,但计算社会学不探究因果关系,未来可以与定量研究进行融合,更进一步的发展而不是取代。对于国内外为什么大多数人做农民工的问题?刘老师认为除了个人的研究兴趣外,国内外社会学的研究依旧还是马克思主义为主流,因此更多关注的弱势群体和社会不平等问题。随后刘老师对于法学院、社会学院学生如何培养的问题、自主权和管辖权的问题也进行了详细的解答,让在场的每一位师生都感到受益匪浅,至此,讲座圆满结束。通过本场讲座,刘思达老师在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为我们提供了职业社会学研究的新思路,众多问题引发师生们的思考,也让大家感受到职业社会学领域的未来大有可为,相信讲座对于老师和同学们今后的社会学研究具有启示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