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7月11日上午,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与华中科技大学科研合作座谈会在东7楼举行。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总工程师王玮、基础理论研究室主任李玉光、政策与文化研究室主任王永阔、设备和用品研究室副主任李秉杰、污染控制研究室助理研究员罗雁莎、政策与文化研究室陈昆,华中科技大学文科处处长李志强、社会学院院长丁建定教授、副院长刘成斌教授、党委副书记杨飞,以及郭林教授、法学院汪敏副教授与社会学院博士研究生高姿姿、陈耀锋等参加座谈会。会议由刘成斌教授主持。
座谈会现场
李志强处长在致辞中对王玮总工程师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华中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特点与发展情况,回顾了社会学院近年来在服务国家战略、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和基础理论研究中的进展。他强调,华中科技大学在新中国的朝阳中诞生,在共和国的旗帜下成长,在改革开放中腾飞,在新时代迈向世界一流,一流大学要有一流的科学研究、要有一流大学的使命担当。他指出,期待能以与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的科研合作为契机,将强基础、跨学科、重应用作为科研合作的重要目标要求,通过高水平科研形成高质量成果,服务国家需要,为民生改善作出华中大贡献。
李志强致辞
之后,王玮总工程师介绍了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的机构设置与基本职能。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是我国殡葬领域唯一的国家级公益一类科研机构,主要承担殡葬科学技术与基础理论研究,殡葬建筑、设施设备及产品研究与开发,殡葬行业技术标准拟定等职能。他指出,研究所就课题研究事项与郭林教授团队进行了前期对接交流,5月中旬到社会学院进行了座谈,并提出科研合作的意向,十分期待与华中科技大学在殡葬政策与文化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深度合作。他表示,希望通过合作,在殡葬政策与文化方面,着力提升科研成果质量,多出高端、精品的成果,切实为推动殡葬治理贡献力量。
王玮致辞
丁建定院长介绍了社会学院的学科建设和科研情况。他表示,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长期以来致力于为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社会学院未来将着力发展“社会建设与基层治理”“人口老龄化与养老服务”“三农问题与乡村振兴”“老年与青少年健康”等四大领域,并将其作为学院十四五规划中的重要内容,瞄准国计民生开展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他还对学院养老服务和殡葬管理相关研究的前期成果进行了专题介绍。
丁建定介绍学院情况
陈昆介绍了《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与华中科技大学科研合作框架协议》(讨论稿)的起草思路,对双方的合作内容、合作方式进行了说明。随后与会人员就殡葬领域科研项目合作、殡葬领域数据库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成果产出合作、研究报告发布等具体合作内容展开商讨,并对创新合作形式、开展党建合作、完善合作机制等进行了交流。
与会者商讨科研合作有关事项
郭林教授认为,殡葬是人生百年后的第一件大事,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近年来,团队对殡葬理论与政策的研究取得积极进展,服务社会的能力不断强化。他对所承接的关于殡葬文化和节地生态安葬、墓园文化的两项课题,从社会调研、资政报告撰写、研究报告发布等角度,汇报了研究进展和近期工作安排。
郭林教授汇报项目研究进展
与会者认为,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与华中科技大学在殡葬政策与文化研究方面,具有很好的契合性和很大的空间,相信双方的合作会在学术研究、资政启民、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良好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