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工动态
网站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工动态  -  正文
社会学院2018研究生知心导师风采展(四)

来源: 时间:2018-05-02 点击量:


导师简介:

张小山,社会学博士,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长期从事社会学理论及方法论的教学与研究。参与并完成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的研究,主持并完成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西方社会学方法论的演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后现代主义范式的研究”等。合著、合编专著及教材多部,译著两本;主编《西方社会学理论》、《社会统计学与SPSS应用》等;在《社会学研究》、《社会》、《国外社会学》等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

 


导师风采:

1、在思想政治教育上,张老师道德修养水平高,给予我们许多做人的道理;张老师经常教育我们学习党的知识党的精神党的路线,积极鼓励我们向党组织靠拢,教育我们将来要回馈社会。

2、在学术科研指导方面,张老师在学术上认真严谨,精益求精,并且无论何时都认真耐心的指导我们研究学术,潜心学问,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好老师,好导师。他上课按时到岗,博古通今,侃侃而谈,我们常常惊讶于他渊博的学识。张老师每月按时开展读书会活动,在会上同学们交流近期学习读书心得。因为有了这个平台,不同年级的学生拥有了一条学习交流的途径,常常产生思维碰撞,因为对同一本书有不同的见解而辩论思考的现象经常发生。张老师经常关系我们的课程学习成果以及学术论文进展,为我们的学术研究提出宝贵建议,指导我们不断进步。

3、在专业教育方面,张老师教学专业水平高,积极备课,上课丰富,课堂气氛活跃,深受同学们的喜欢与爱戴。

4、在日常生活中,张老师不仅关注我们的学习,更关心我们的生活,每周张老师都会带我们打羽毛球,鼓励我们锻炼身体,而且经常了解我们生活中有没有遇到困难,并及时给予我们帮助、关心、鼓励。张老师定期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并毫不吝惜地用自己的人生经验帮助我们度过迷茫和焦虑的时期。他的手机号就是我们的热线电话,几乎每时每刻都可以找到他,不论是情感、生活、学习问题,都可以向他请教,他也不厌其烦地进行指导。

5、在生涯规划指导方面,入学开始,张老师就鼓励我们结合自身爱好、性格等方面做好人生规划,充实自己的研究生涯和头脑。

 


同学们眼中的他:

王鑫

我眼中的张老师平易近人,待人温和。每次开读书分享会时,张老师都会关心每个学生的学习或实习情况,还包括感情状况,在这其中,不仅能与同门共同交流思想,对社会热点的讨论,也会在毕业的学长学姐分享中汲取经验。记得我向张老师请教实习问题时,张老师帮助我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鼓励我多去尝试,不要局限自己的视野。老师会让我们一同修改上届学长学姐的论文,包括框架制定、论文思想,老师会询问我们的看法一同讨论,也会督促我们在学术上的严谨,也是为自己的毕业论文做预习功课。 

杨雪雪
张老师是位温文尔雅的人,在学习和生活上都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作为社会学专业的学生,我对会计也有着浓厚的兴趣,张老师从中为我提出了许多有用的建议,使我在社会学和会计方面都得到了较大的进步。张老师也会时常举办读书会,我们会一起谈谈最近看的书,或者聊聊近期的生活感悟,使我受益匪浅。同时,感谢社会学院,让我能有幸遇到许多优秀的老师和同学们。

柯欣宇

小山老师是个很有趣的人,在我眼中,他是随和的长者。小山老师随和亲切的特质,不仅体现在课堂上,也体现在读书会中。理论课堂中的他始终保持着微笑,语调平稳,他喜欢调侃自己,说自己天赋不高是因为不像很多社会学家那样体弱多病和神经质,所以课下我们同学也喜欢说:如果我能发个烧,说不定也能像涂尔干那样天赋异禀呢!小山老师讲课就像讲故事一样,娓娓道来,时而插入些野史秘闻引得学生们竖耳倾听、学生们不肯罢休。小山老师很关心他的学生,读书会中的他更多是我们亲切的长辈,在听我们汇报读书报告前他一定会问每位同学的近况,仔细倾听并适时点拨。我记得有一次安排了读书会的那天是在他的理论课下课之后,那天下着雨,我和玉楚走到院办之后发现手机上有几个小山老师打来的电话,我赶紧回拨,小山老师说:你们都到了呀,没接到电话没关系,这不是下着雨嘛,我想下课载你们去,免得你们淋了雨。这个事情还让我和玉楚感动了好一会呢…>_<…还有,小山老师超级喜欢在群里发红包,任何节日都能成为他发红包的理由,我们总是说:天呐,我错过了小山老师的红包雨…>_<…这个时候,小山老师就发一个时间倒计时的表情包,紧接着他的红包就又来了^o^

马玉楚

小山老师很负责很关心学生,每个月都会通过读书会的方式和研究生及本科生见面,大家互相聊聊近况,分享最近的读物。如果有什么不懂的,起码每个月都会有一次大家一起给你答疑解惑的机会,很感谢老师提供这样一个沟通渠道。而且读书会也并不是强制性的,非常尊重我们的时间安排和选择。小山老师也非常平易近人,让学生们都觉得相处起来很舒服。老师每次发表意见的时候都会给我一种“这是一个平等的交流”的感觉,不会因为老师的身份或者长者的辈分而强行输出自己的观点对我们加以教育,在给我们建议的同时会尊重每一位学生的想法和个性。

 

 

导师心语:

下面的话与同学们共勉:认真学习、用心践行;平等对话、独立思考;踏实工作、快乐生活。


  • 微信二维码

地址:中国·湖北省·武汉市珞喻路1037号 华中科技大学东七楼社会学院 
邮编:430074 | 电话:027-87543152  传真:027-87543152
投稿邮箱:hust_soci@163.com
Copyright 2015 ◎ 华中科技大学